又是一年糍粑節:灶膛中——紅紅火火;蒸籠罩——熱氣騰騰;糍粑團——黏黏糊糊。1月12日上午,記者置身光山縣盛灣公園,看見這樣情景,便感到“過了臘八就是年”的味道了。
當天,光山縣優秀傳統文化展暨第五屆電商糍粑節在此舉行。58個電商扶貧帶頭人、電商示范企業、優秀服務電商單位受到表彰。至此,該縣在連續5屆糍粑節上表彰電商脫貧之星、電商大咖網紅等300余人。已連續5屆獲得表彰的殷棚鄉天寶薯業熊經理說,去年通過網上銷售紅薯粉條20多萬公斤,收入400多萬元。
在決勝脫貧攻堅戰中,光山縣創新實施“電商+光山十寶”“電商+光山羽絨”等精準扶貧模式,實現一根網線“賣全球、買全球”,去年電商銷售40多億元。據悉,該縣培育網店由2015年的5000家到去年的2萬多家,從業人員由2015年的1萬人發展到去年的5萬人,發展快遞物流公司57家,電商帶動貧困人口2400戶7300人增收脫貧。該縣先后榮獲“全國電商進農村升級版綜合示范縣”“河南省電商扶貧先進單位”“河南省農產品電商十強縣”等稱號。
糍粑作為光山縣農產品的“十寶”之一,在該縣流傳了千年,其傳統制作工藝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,是光山農村過春節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習俗。過去,打糍粑是富裕的象征,因為,只有豐年才能有多余的糯米打糍粑,歉年是很少有人打糍粑的。該縣將每屆糍粑節與電商扶貧表彰結合起來,既體現了傳承優秀的“年”文化,又寓意將特色產業與脫貧致富奔小康“粘”在一起,鞏固脫貧攻堅成果,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以節為媒,興業富民。在糍粑節上,該縣領導帶頭舉著手機,和其他十余名網紅主播一起,在年貨大集中搞起了年貨現場直播銷售,一邊對著鏡頭,介紹著身旁琳瑯滿目的糍粑、掛面等特產年貨,一邊和手機另一頭的網友們親切互動。該縣領導邱學明說,新的一年該縣將實現電商隊伍建設、縣域經濟發展水平、現代商貿物流、電商整體發展水平“四大升級”……相信光山來年會更好、糍粑更有說道。